"收录创作成熟时期作品,琦君经典散文大陆完整授权!
近二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,文章入选《语文》课文
内容简介
《烟愁》为琦君的散文代表作,收录有《杨梅》《喜宴》《金盒子》《鲜牛奶的故事》《阿荣伯伯》《三划阿王》等三十五篇琦君代表性的散文作品。作者文风细腻温婉、质朴动人,书中这一系列回忆性的散文,表达了对山水的真挚热爱,对父母、师长、挚友的深沉情感,以及以温存之心体味人生悲喜的生活态度。
人生并不是为享受,却是要有更多的给予;并不是以妒恨剥夺他人的快乐,乃是要以温厚与同情换取与旁人同样的快乐。
--《鲜牛奶的故事》
人一到了中年,欢乐与哀愁就好像混合在一起,迷迷糊糊的有点分不清了。不然的话,为什么如今每每对着应该欢笑的场合,反而眼睛润湿起来呢?
--《红花灯》
我们不妨以幽默闲适的心情,度过平稳而现实的生活,不为将来做太多的打算,也不为过去而留恋懊丧。
--《倒账》
作者简介
琦君(1917-2006)
原名潘希真,女,中国著名作家。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,1949年赴台湾。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、散文家。
从小在温州和杭州两地学习生活,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,师从词学家夏承焘。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、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。
有散文集、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,主要著作有《永是有情人》《水是故乡甜》《万水千山师友情》《三更有梦书当枕》《桂花雨》《细雨灯花落》《读书与生活》等。
琦君的散文以诗意著称,首先便在于其散文中充斥着众多唯美化的意象,且意象的摘取与中国古典文学一脉相承。王弼曾站在哲学思辨的高度将言象意三者的派生关系固定下来,刘勰将意象拓伸到美学的范畴,意象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审美晋身,正如袁行霈在其《中国诗歌艺术研究》中指出,物象在变成意象的过程,需要经过审美遴选和情感晕染两道程序